我系張峰教授(第一作者)團隊與上海氣象局賀千山研究員(通訊作者)、博士生余秋潤🧝🏼♀️、成天濤教授等人合作研究夏季青藏高原卷雲的地理分布隨著卷雲高度的變化特征🅾️,並進一步揭露了這些特征背後卷雲的不同形成機製,該研究於2020年發表在《Atmospheric chemistry and physics》期刊上🤾♀️。研究指出卷雲雲頂高度小於9km的卷雲多數分布在高原西部(圖1a);雲頂高度位於9至12 km之間的卷雲多發生在高原的北部地區(圖1b);雲頂高度在12公裏以上的卷雲多發生在高原邊緣南部地區(圖1c)。這種特殊的卷雲地理位置分布差異對應著三種不同的形成機製🕵🏻♀️🖱:地形抬升,溫度場擾動造成的冰晶生成和深對流雲砧的殘余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