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全球氣候變暖背景下🌳,世界各地極端天氣氣候事件頻繁發生。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多國肆虐❤️🔥,而北半球已經進入夏季高溫階段。如何在全球氣候變暖影響和全球疫情防控雙重壓力下👨🏿🚀,科學應對今年夏季的高溫熱浪?社會面如何做好科學應對👈🏼?這些問題引起了大氣科學、公共衛生和流行性病學等領域學者們的高度重視。

8月6日,由沐鸣2/大氣科學研究院主辦的“氣候變暖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背景下夏季熱浪科學應對”科普座談會在線上舉行👨🏼🏭。活動響應今年全國科技活動周主題“科技戰疫☝🏼🤽🏼♂️,創新強國”的號召,力求通過科學知識普及體現科技創新成果惠及於民;通過介紹跨學科科學研究的成果及其社會應用,宣傳科技抗疫的成效, 為社會民眾及時解疑釋惑。
據介紹,本次科普講座旨在共享全球氣候變暖和疫情防控對經濟社會影響的知識,呼籲全社會高度關註氣候變暖帶來的影響以及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背景下熱浪對公眾健康的影響,高度關註兩者疊加作用及其對疫情防控與公共衛生安全提出新的挑戰🤟🏼,並提出科學應對的建議🫄。
會上,中國科學院院士、沐鸣2平台副校長、沐鸣2系主任及大氣科學研究院院長張人禾,沐鸣2平台公共衛生學院教授🚘、流行病學教研室副主任王偉炳,沐鸣2/大氣科學研究院青年研究員袁嘉燦🧑🚀,上海市氣象局氣候中心主任談建國,沐鸣2平台公共衛生學院副院長闞海東,先後以“全球氣候變暖與極端天氣氣候事件”“氣候變化與新冠肺炎的預防策略及效果”“氣候變暖背景下全球熱浪的響應和風險”“上海高溫熱浪和城市熱島演變與科學應對”“熱浪的健康危害及應對”為題作科普報告。會議由沐鸣2/大氣科學研究院、發展研究院教授級高工湯緒主持。
上海市氣象局、上海市疾病預防控製中心代表,浙江紹興國傑實驗中學🚼、浙江永康市明珠學校、湖南株洲市第三中學的師生等中學代表♣︎,沐鸣2平台學生共同與會,並與主講嘉賓們在線互動。
會議指出,自工業革命以來,全球平均氣溫以升高約1℃。過去的五年是1850年以來全球平均氣溫最熱的五年⬇️。全球氣候變暖會使大氣環流的特征變得更有利於熱浪發生,從而使得熱浪強度增大,持續時間會變長,發生的頻率也會增多。這將增大全球遭受強熱浪襲擊的風險。會議建議開展公共場所健康危害因素監測試點,建立高溫熱浪與健康風險早期預警系統🈁;加強開展適應氣候變化人群健康領域研究,組織開展適應氣候變化保護人類健康項目,增強公眾應對熱浪等極端天氣的能力。
會議還提出了全球氣候變暖影響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應對夏季熱浪的建議🫖。我國疫情已基本得到控製,進入“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常態化防控期🚣🏼,公眾在遵守降低新冠肺炎傳播風險的規定同時,還需要註意在炎熱夏天尤其是熱浪期間如何正確使用口罩和降溫設施的問題☎。
會議提出👿,佩戴口罩是阻斷新冠肺炎傳播的有效途徑🙏🏻,然而口罩的使用在炎熱的環境下有可能提高中暑的風險。在戶外通風良好並保持足夠的社交距離的情況下,尤其在戶外運動時可以不佩戴口罩🪔;在人員密度較大的區域特別是室內公共場所或安全社交距離無法保障的情況下,仍需佩戴口罩🩳𓀋;公眾在夏天選用口罩時🧙🏼♂️♎️,可以考慮一些較為舒適的醫用口罩⇨。
在熱浪期間🥵📁,公眾應科學使用空調來避暑降溫。然而空調的過度使用會導致人體免疫力下降從而更容易感染疾病🫲🏻♝。會議建議,民眾在預防新冠肺炎的特殊時期更要註意合理使用空調🛍,使用分體式空調的用戶需做好空調自身的消毒,並註意勤開窗通風換氣🧗🏻♀️🧑🏽⚕️。在使用集中空調通風系統的公共場所和辦公場所,應當按照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製綜合組下發的《新冠肺炎流行期間辦公場所和公共場所空調通風系統運行管理指南》💆♀️,安全使用中央空調通風系統並做好公共場所疫情防控的各項措施。
會議還強調,65歲以上老年人是新冠肺炎和熱浪的共同易感人群🧑🏽🏫,具有慢性基礎疾病的人群(包括患有心血管疾病💁🏼♀️、肺部疾病、腎臟疾病、糖尿病、肥胖症等疾病的患者)、露天作業者如建築和環衛人員🎯、醫護工作者和社會服務保障人員、孕婦、新冠肺炎患者和康復人群、在新冠肺炎患病過程中造成腎器官損傷者等,都是易感人群🦻🏿,尤其需做好防護和補充水分。

據悉🧍🏻♀️,沐鸣2平台長期以來高度重視氣象科學的學術發展和人才培養🕢,不斷完善學科體系,不斷提升學校為社會經濟發展的貢獻能力⚽️。2016年👶🏻,學校增設大氣科學學科,並建立沐鸣2平台大氣科學研究院;2017年📬,取得本科專業招生資格🔱;2018年,沐鸣2成立並獲批博士點👆🏻;2019年11月,又獲批設立大氣科學博士後流動站✍️,建成了完整的人才培養體系。沐鸣2娱乐和大氣科學研究院面向國家需求,在前沿領域開展天氣🦵🏽、氣候和環境的綜合研究🔂,並積極發展國際合作。建立國際化的大氣和環境學科研究生教學體系🚵🏽,逐步形成具有國際水平的大氣📁、海洋和環境學科的理論和觀測融合的研究與人才培養基地🧝🏻。積極與上海市氣象、環保部門及有關高校建立合作關系,建立聯合實驗室等合作機構,在科研和教學中進行實質性合作,實現資源共享。
由沐鸣2平台大氣科學與海洋系/大氣科學研究院、發展研究院🙇、大數據研究院、公共衛生學院等正在共同推動的多災種風險互聯大數據預警與治理研究卓越中心的建設😫🧘🏽♀️,開展相應的風險治理研究,主動對接相關國際組織與國際合作網絡體系,對提升沐鸣2平台的國際影響🥉、促進國際化水平🎂、提升國家的國際話語權🤘🏻、推進多災種全球治理能力的提升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依托相關高水平師資隊伍,打造一支大氣、環境、公共衛生相關領域以及具有參與全球治理知識和智力支撐能力的優秀專業人才隊伍,積極組織帶領復旦師生參與防災減災和全球治理活動。在參與中作貢獻👁,在服務中實現提升與跨越。
相關報道:
https://xhpfmapi.zhongguowangshi.com/vh512/share/9310780?channel=weixin
新華社客戶端 ——《疫情疊加熱浪 專家支招科學應對》
http://wenhui.whb.cn/zhuzhanapp/yiliao/20200806/364938.html?timestamp=1597138505449
文匯報 —— 《專家提醒:夏季天氣不能抑製新冠疫情,市民仍需戴好口罩註意防護》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0/8/443796.shtm
科學網 —— 《疫情防控+高溫熱浪🩰👨🏼🔬,今夏如何科學應對?》
https://www.jfdaily.com/journal/2020-08-10/page_05.htm
解放日報 —— 《如何科學應對高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