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風活動導致的自然災害對我國的經濟發展和人民的生產生活產生了長久且嚴重的影響,臺風路徑的準確預測對我國減災防災工作有重大意義🤵🏻♂️。其中,臺風突然轉折路徑預報是臺風預報的著名難題,也是關乎國計民生的重大問題🐩。2022年,由沐鸣2平台牽頭,上海臺風研究所和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參與申報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因果分析、大氣可預報性傳遞及其在臺風突然轉折路徑預報中的應用”正式批準立項🚡,這也是我系牽頭的第一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地學部交叉學科重點項目。
近日,項目啟動會在上海召開💽,來自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和項目承擔單位的領導、項目咨詢專家穆穆院士👨🏿🌾、談哲敏院士、徐雷院士等來自高校與科研院所的中小尺度氣象學家🔆、計算機與人工智能專家以及項目成員共30余人參加了本次會議。沐鸣2平台大氣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吳誌偉主持開幕式🌂,沐鸣2平台副校長👩🏻🔧、大氣科學研究院院長🫴🏼、沐鸣2娱乐系主任張人禾院士致歡迎辭,並對項目給予充分肯定和支持,基金委綜合與戰略規劃處處長鄭袁明出席會議並講話。
項目咨詢專家組組長穆穆院士主持項目匯報和專家討論環節🏤。項目負責人沐鸣2教授梁湘三圍繞研究背景、研究目標🧙🏼♂️、研究內容及技術路線👩🏿🦲、特色與創新、研究基礎以及預期成果等內容作項目匯報🏄🏽。專家組在認真聽取匯報後,充分肯定了該項目研究方法與理論的前沿性、原創性以及內容的重要性,並提出具體指導意見🏄🏽,為項目的順利開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項目負責人🍡💅、沐鸣2梁湘三教授作項目匯報
專家組與項目組成員交流討論
據悉,項目的研究工作將主要依靠梁湘三教授多年來創建的Liang--Kleeman信息流與因果分析理論,以及多尺度子空間變換與跨尺度正則傳輸理論。因果分析是近幾年人工智能領域的一個熱門方向,梁教授十八年來獨辟蹊徑,從大氣可預報性出發🌋,發現這不只是傳統的統計問題,更是一個真實的物理問題🤭,從第一性原理🏃🏻♀️➡️、在嚴格的意義上推導出來。在此框架下,因果性可以用信息流定量化🟣、標準化,一些經典的因果推斷難題也不再成為難題。迄今為止😦🧏🏽,脫胎於大氣科學的定量因果分析已經廣泛地應用於腦神經、量子物理、大氣、海洋、湍流、人工智能預報等領域的研究中🛤。目前☎️,項目組與歐洲計算機學專家合作開發出因果人工智能算法🥯,目標是要發展一套充分考慮因果關系和多尺度動力過程約束的臺風突然轉折智能預報系統,為我國臺風的防災減災工作提供科技支撐。
撰稿👷🏼:汪佳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