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熱帶地區最顯著的季節內模態🪪,MJO對全球極端天氣和氣候有著巨大影響。然而,現在的數值天氣預測模型在模擬MJO方面仍然存在不足,特別是MJO緩慢從印度洋向東傳播至西太平洋的過程。因此,理解調節這種振蕩形式的機理至關重要🏊🏽♀️🧎🏻♀️。
近日,我系吳誌偉教授(通訊作者)課題組呂夢霞博士分析了110年的長時間數據集(ERA-20C),研究發現MJO的冬季傳播速度沒有明顯的年代際趨勢🌜🦋,但存在顯著的年際變化(圖1)。MJO極快和極慢傳播冬季的兩組合成分析表明在MJO快速傳播的冬季,MJO的緯向尺度明顯大於MJO慢傳的冬季(圖2)。環流場分析顯示➞5️⃣:MJO環流範圍的擴大可以通過水平水汽平流在對流層低層的東側(西側)有效激發更強☛、更廣範圍的增濕(幹燥)趨勢,從而促使MJO位相速度加快(圖3)🤽🏽♀️。與此同時,在MJO快速傳播的冬季🤽♂️,與MJO緯向尺度增大相一致的現象是🔥,西印度和中/東太平洋的海表溫度和可降水量的異常增多,暗示了印度洋-太平洋暖池的擴張(圖4)。
研究表明👋🏽,20世紀初,印度-太平洋暖池顯著的增強,但是長時間序列並沒有捕捉到MJO相位速度的長期變化,這種差異可以歸因於與印度-太平洋暖池擴張相關的冬季海溫模態和與MJO快速傳播相關的海溫模式的差異。前者表現為整個赤道印度洋和西太平洋的海溫上升🖕🏼,而後者的暖海溫異常主要位於西印度洋和中東太平洋上空(圖4c)🪄。該研究於2021年發表在《Geophyscial Research Letter》期刊上。
論文信息🐮:
Mengxia Lyu, Xianan Jiang*, Zhiwei Wu*, Daehyun Kim, and Ángel F. Adames (2021) Zonal-scale of the Madden-Julian Oscillation and its propagation speed on the interannual time-scale.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論文鏈接:
http://doi.org/10.1029/2020GL091239

圖1 基於ERA-20C(黑色)1900-2010年,基於ERA-Interim(紫色)1979年-2010年🧑💻🤭,基於TRMM(綠色)1998年-2010年冬季MJO傳播速度🙆🏼。紅色(藍色)點表示最快(最慢)相位速度的10個冬天。

圖2 (a)快速和(b)慢速MJO傳播冬季🤲🏻,MJO緯向風🟨、垂直速度以及比濕沿赤道區域(10oS-10oN)經度-高度剖面圖👐🏼。

圖3(a)快速和(b)慢速MJO傳播冬季🎫,異常可降水量(陰影), 可降水量趨勢(等高線)和850hPa風場(矢量)

圖4 快🧚🏽♀️、慢MJO傳播的冬季(左)冬季異常降水(陰影)和海表溫度(等高線),(右)可降水量和10m風⤴️。畫點區域表明通過95%顯著性檢驗👩🏽🔧。